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在德國人家過聖誕

看看日曆,真不相信耶誕節又臨近了。一年的時間怎麼就倏忽即逝,也不知道自己幹了些什麼。想起去年的耶誕節,就象發生在昨天。是的,我想是時候該寄張聖誕卡片給在德國的波特納太太了。

    我幾乎可以想像她收到賀卡後的神態,似乎一切從中國來的東西她都覺得神秘和神奇,一把小扇、一張絹畫、一條印有中國字的絲巾……要討得她的歡心是那樣的容易。當中國正在打開大門面向世界之時,我吃驚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人們對中國的認識還猶如認識月球。

    說來偶然,去年冬天我在中國認識的好朋友博彼得邀請我去德國度假。我對這幾近非常不現實的提議一方面應和著,一方面卻並不積極。哪知做事認真的他竟真的在德國開始了漫長的邀請手續。先去市政廳取得購買房屋證明;又去為我買醫療保險;再拿了最近兩個月的支付證明和稅單去移民局填表;兩個星期後他終於被審查合格,擁有了邀請外國人入住他家的“實力”和“資格”。德國之旅在他的努力下變得真切起來。

    於是我在聖誕前夕到達德國。博彼得的家在中南部一個風光如畫古意昂然的小鎮裏。平安夜,按照他多年的慣例一定要去父母家度過。不知德國老年人是如何的嚴肅和嚴厲。我小心翼翼地去了。

    是一個叫Gemmrigheim的小鎮,離他自己家車程20分鐘左右。已是黃昏時分,平和安靜的氣氛籠罩著整個大地。雪無聲地漫天飛舞,街上已沒有一個行人。於這寂靜中的小鎮透過一扇扇被裝飾得美侖美奐的窗戶散發出來的溫暖氣息,讓我於這寂靜中也感覺到音樂的流動與韻律。真疑心自己不小心踏入了一個童話世界。

    小鎮裏的人住的是一幢幢相對獨立的房子。波特納夫婦家的房子在一個斜坡上。路邊泊好車,還沒到門口,便已感覺到濃烈的節日氣氛,食物的香味厚實地飄出來,仿佛是燉了幾個世紀的火雞。房間內的溫暖一掃我們初次見面的拘謹,客廳裏早已裝飾好一株美麗的聖誕樹。燭光在樹上搖曳著光輝。波特納太太帶我參觀他們的書房,客房,洗手間,地下室,介紹了臥室,她忍不住很不好意思地問我,“在中國,夫妻是不是也象這樣合睡一張床?”天哪,這簡直象在問我,“中國是不是在火星上?”我只能回答“中國人口太多了,住房通常很小,夫妻通常別無選擇只能合睡一張床。”

    晚餐是麵條湯、麵包、各式芝士、沙律、小牛肉、火雞、水果。晚餐後我們品著紅酒,交換禮物。我在臨出發之時匆匆買的一些小禮物得到了波特納太太極大的興趣和贊許,連包裝紙也捨不得扔掉。她簡直要為認識了一個中國朋友而倍感驕傲了。一興奮,她英德意三種語言夾雜並用起來。她的家鄉,在意大利北部,她給我看她家鄉的圖文資料,顯然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海濱城市;“現在年紀大了,如果不是因為手頭上正在做著的這一件‘大事’,也比較疏於回去了。”——那件“大事”便是整理家族譜。她拿出幾張大紙拼湊出的一個極大的圖表給我看,都是他們祖先的名字和人物關係。她和先生家的歷史,已經被她追溯到18世紀初了。她說她還在繼續往上查,必要時還要走訪一些地方。

    平安之夜有一個不能不參與的節目,那就是去教堂,哪怕一年當中其他日子都不去。波特納先生是新教教徒,而太太信奉基督教,晚飯後便分頭去各自的殿堂慶祝同一個人的生日。我隨波特納太太走路去了鎮上並不算華麗的基督教堂。滿堂的燭光據說是從聖地BETHLEHEM傳來。點燃之後,每人手中一支蠟燭開始跟隨主持唱聖歌,一曲又一曲。修女手捧容器走下來,人們紛紛將硬幣投進去,歌聲持續不斷。受了祝福的人們分得紅酒和小白餅,紅酒代表他的血液,白酒代表他的身體,人們慶祝他神聖的誕辰,也感謝他為世人所承受的苦難。

    彌撒散後鎮上人們聚集在一起寒喧,波特納太太高興地向人們介紹她新認識的中國朋友。人們和善地打招呼,問候。那個耶誕節,於我是滿心的快樂。

    為了和我這個中國朋友更好的交流,波特納太太承諾我要去報名培訓班學英語,一年了,我相信她的英語一定已有很大提高。是的,是時候寄張賀卡給她了。
返回列表